本报北京5月19日电在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近日召开的首都人口学界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座谈会上,来自首都多所高校和科研单位的人口学专家,对《决定》表示一致拥护。他们说,这一《决定》是党中央、国务院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对推动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健康、稳定、持续发展,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专家们认为《决定》把稳定低生育水平作为主题,是从全国计划生育工作总体水平实际出发的。虽然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我国生育水平已经下降到更替水平以下,进入低生育水平,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口问题已经解决,人口过多依然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长期面临的重大问题。到下世纪中叶,我国育龄妇女人数将高达3亿左右,今后十几年,全国年均净增人口仍在1000万以上。专家们还指出,我国目前大多数地区的低生育率,主要是依靠行政手段实现的。当前的低生育水平并不稳定,计划生育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否则降下来的生育水平还会升上去。
《决定》中提出“在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之后,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将转向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这引起专家们的高度关注。他们认为,这意味着提高人口素质的任务上升到更重要的地位。专家指出,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前提,而目前我国人口出生缺陷的发生率仍比较高,如果不积极加以控制,将影响整体人口素质和人口平均寿命。专家们建议,利用全国计划生育工作网络,推行健康生活模式,对出生缺陷实施干预,以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制订一个提高人口素质的规划,使得提高人口素质像控制人口数量一样,有明确的目标,有具体落实措施;为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还要加强科研,组织基础优生学、临床优生学、社会优生学、环境优生学几大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对遗传性疾病进行联合攻关。
国家计生委主任张维庆出席了座谈会。